我国11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已达到51.4万公里,电网规模上已远超美国,居世界第一。不仅如此,输电线路建设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远高于全球3%的增速。在电力投入方面,我国每年整体投资约为1000亿元,其中硬件设施为73%,这说明在电网建设上输电设备比重越来越大。随着电力规模的日益扩大,电力巡线工作量也日益增大。但是与高速增长的规模和投入相比我国的电力巡线方法和技术却依然滞后,造成不少人力、物力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
传统巡线主要采用人工作业方式,需要有经验的巡检人员翻山越岭沿电力线通道进行巡视,依靠经验判断是否存在危及电力线安全运行的因素。这种巡检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一是:巡检人员在地面目视电力线,在山头及植被遮蔽条件下,无法通视,存在巡检盲区;二是:巡检结果高度依赖巡检人员的作业经验,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缺乏定量测量依据。
激光雷达在测量精度和电力设施建模中具有明显优势,非常适合电力巡检和“三跨”测量等典型电网应用。使用LiDAR 应用于电力巡检作业,实现输电线路精细化巡检作业,对故障和缺陷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定性,加之无人机倾斜摄影、人巡等有效辅助手段,可实现多维度的立体巡检。